2013 / 6 / 18
比薩大教堂及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比薩斜塔
故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斜而不倒的奇蹟古城,已有八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見證
慶幸自己仍有機會見到此奇景
那日,夕陽的橘光映照在大理石的教堂牆面上
那份莊嚴美麗的霞光影像,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裡
奇蹟廣場上的宗教建築群,從左到右分別是洗禮堂、大教堂和比薩斜塔
19歲的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內觀察銅製吊燈的擺動,從而發現了小擺動的等時性定律
這是他動力學研究的序幕,在比薩斜塔頂的實驗使他得出了自由落體定律
奇蹟廣場上的兩座建築直接同物理學的歷史相聯繫著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
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
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
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鐘樓的裝飾格調繼承了大教堂和洗禮堂的經典之作
半露方柱的拱門,拱廊中的雕刻大門,長菱形的花格平頂
拱廊上方的牆面對陽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蔭面的強烈反差
大教堂、洗禮堂和鐘樓之間形成了視覺上的連續性
學著老外,我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環顧四周偉大的建築,感受夕陽西下的美好
離開奇蹟廣場前,當然也要來個"托住比薩斜塔"的趣味照片
購買的水彩畫明信片
隔日的上午來到文藝復興發源地 ~ 佛羅倫斯
文藝復興百花齊放~佛羅倫斯Florence
位於義大利北部亞諾河平原上,為文藝復興運動的誕生地
藝術與建築的搖籃之一,擁有眾多的歷史建築和藏品豐富的博物館
麥第奇家族所建立出來的文藝復興典範
影響所及是西洋文明史的人本主義再次甦 醒
大文豪徐志摩依其義大利語發音,譯作「翡冷翠」也傳頌一時
我們將徒步參觀此城市
聖約翰洗禮堂位於主教座堂西邊數米,7世紀即已建成,11世紀改建成現在的模樣
為白色八角形羅曼式建築
洗禮堂三扇銅門上刻有《舊約》故事的青銅浮雕
洗禮堂在正南、正北和正東三面留有出入口,其餘五面封閉
入口均設有以青銅鑲板裝飾的大門,其中東側大門的浮雕鑲板全部鍍金
看看著名的大圓紅頂,必定讓人印象深刻
米開朗基羅在計畫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
「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
屬哥德式風格的主教座堂始建於1296年,由建築師阿諾爾福.迪.坎比奧設計,
並採用了精通羅馬古建築的工匠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著名的圓頂(穹頂)建造,1436年最終完工
大教堂有著十九世紀哥德復興風格的立面,出自建築師埃米利奧.德法布里斯之手。
其外部使用色調深淺不同的白、綠和粉紅多色的大理石塊所鋪砌而成,色彩斑爛而和諧。
整個教堂建築群位於主座教堂廣場,由主教座堂、聖若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構成,
聖母百花聖殿正門
鐘塔高85米,最初於1334年由大畫家喬托設計並監工,因此俗稱「喬托鐘塔」
屬哥德式建築,由六層方型結構向上堆疊成柱形,外牆鋪白色大理石,純淨優雅
這座鐘樓的樣式屬於哥德式
平面為周長14.45米的正方形,四角為高84.7米的四個多邊形扶壁
四條垂直線又被四條水平線所分割
整座建築布滿了豐富的雕刻,和多種色彩的大理石鑲嵌
其壯觀的建築和巧妙的設計博得了許多藝術愛好者的讚美
在商家的櫥窗玻璃上,看見了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大紅頂
厚重的羅馬式建築,開垛口的堡壘,使其成為托斯卡納最宏偉的市政廳
它俯瞰著領主廣場,前面是米開朗基羅大衛像的複製品,以及眾多的雕塑傑作
而珍貴的作品皆被收藏於美術館禁止拍照
但在此可以滿足拍照的慾望,因此也被稱為【露天美術館】
此處也是義大利最重要的公共空間之一
市政廳廣場上每 一座雕像,蒼老的高塔,都將在瞬間盡收眼底
左下:大衛像是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的傑作,於1501年至1504年雕成
雕像為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站立的男性裸體,高5.17米,重約6噸
用以表現聖經中的猶太英雄大衛王
原作目前置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學院藝廊,每年都會吸引約120萬人前去參觀
右:砍殺梅杜莎的【佩賽歐】
1873年,為保護雕像,大衛像被轉移到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畫廊內
1910年在雕像原址放了一個大衛像複製品
我在市政廳的大門內往外拍了大衛的背部線條
但丁之屋
沿著小巷來到著作「神曲」的義大利偉大詩人但丁的故居
生於佛羅倫斯的但丁,被譽為文藝復興的開拓者
現代義大利語之父,西方最偉大詩人之一
然而因得罪當道遭放 逐,終生未能返鄉
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樑~維奇歐橋
維奇歐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
之前本是屠夫販肉之處,麥第奇家族認為統治者經過的地方不應該如此髒亂不堪
這天的天氣號稱熱浪來襲,我都曬昏了頭
看哪!老外可樂的很,來場日光派對
待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