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2017 / 5 / 20
旅遊地: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山川琉璃吊橋
在屏東市參加昔日學生文定婚宴後
在下午3:00抵達三地門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原名瑪家山地文化村
處於三地門、瑪家、霧台等3個原住民鄉對外交通之樞紐地帶
海拔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俊美且富變化
成立於民國74年,佔地面積約82公頃,園內展示台灣原住民16族之文化
為國內規模最大,堪稱保存全台山地文物最豐富的野外博物館
規劃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區、富谷灣區四大參觀區
迎賓區:停車場、Moagaii咖啡屋、小陶屋書坊、遊客暨行政中心
工藝商街、八角樓特展館、原住民文物陳列館等綜合建築
迎賓區禮炮時間:週二~週五 10:00、14:00
週六、日及國定例假日 10:00、13:30、15:30
原住民族文物陳列館
最大靜態展出空間,分門別類展示原住民日常生活文物以及原住民族之人文....
候車亭
可搭乘園方提供的接駁車抵達塔瑪麓灣區上下段、富谷灣上下段和娜麓灣區
園方人員告知先我們先前往娜麓灣區的歌舞館看原住民歌舞表演
在候車亭對面有座吊橋,名為Harnivealval,布農族譯彩虹橋,象徵聯絡感情之道
娜麓灣區
設有歌舞場、餐飲中心、露天歌祭場、咖啡藝品屋、原住民生活型態展示館
以動、靜兩種方式來展現各族的風俗文物
16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位於歌舞場後面
娜麓灣區:餐飲中心
歌舞展演的入口門
歌舞表演由道地的原住民同胞盛裝出場,熱情的笑容加上華麗的服飾
讓大家了解各族的多元豐富文化.....
卑南族方面,展現了卑南男子從出生至成年之間的生命歷程
魯凱族方面,以膾炙人口的人蛇聯姻的愛情故事展現浪漫情懷
阿美族則呈現豐年祭的歌舞盛大場面
最後為了讓大家更進一步體會原住民族文化,會邀請在場的來賓一起共舞
由文化服務員示範一些基本舞步,體驗排灣族舞姿的優雅,阿美舞曲約奔放
360度環形歌舞場
富谷灣區:傳統聚落及家室展示
01.邵族傳統家屋02.排灣族傳統家屋03.魯凱族傳統家屋04.鄒族傳統家屋
05.布農族傳統家屋06.卡那卡那富族傳統家屋(維修中)07.拉阿魯哇族傳統家屋
排灣族分佈廣闊,建材的使用受到地域性的影響而有所差異
因為有階級制度,聚落中貴族與平民家屋差異甚大,為一特色
以石板建造而成,不論牆砌、庭院、屋頂全部以石材表現
大門開在正面偏右或偏左的一邊
入口極小,須低頭始能進入,但入內則豁然開朗
藝同享樂:大手牽小手,憶起賞童玩
園區有登山步道,可俯瞰整個園區
石板屋、竹屋、木屋等…高低錯落於綠林中,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
坐遊園車的回程中,我們在塔瑪麓灣區下車,選擇用徒步方式走訪
其間分布原住民各族相關建築、文化展示,值得走走
塔瑪麓灣區:展示傳統聚落及家屋建築
01.雅美族傳統家屋02.阿美族傳統家屋03.撒奇萊雅族傳統家屋
04.噶瑪蘭族傳統家屋05.卑南族傳統家屋06.賽夏族傳統家屋
07.太魯閣族傳統家屋08.賽德克族傳統家屋09.泰雅族傳統家屋
二號吊橋
一號吊橋
迎賓區的噴水池
工藝館展售各式值得收藏的原住民創作作品、服飾、飾品....
遊客可以選購為紀念品、伴手禮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電話:08-7991219
開放時間: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周一休園、國定假日照常營業)
*由這裡可以購票徒步到之前很夯的山川琉璃吊橋入口進入
山川琉璃吊橋:2015年12月26日正式啟用
橫跨隘寮溪、坐落於屏東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之間
全長約262公尺、離地高度約45公尺,啟用後目前為台灣最長的吊床式吊橋
瑪家端進出口位在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三地門端進出口毗鄰富谷灣餐廳
開放參訪時段:平日:08:30 ~ 16:00
假日(含連續假日、國定假日):08:30 ~ 17:00
※ 限制橋上僅能同時100人參訪※領取號碼牌方能進入參訪
售票人員說明是最後一個梯次可以通行走吊橋
先生放棄,因為高雄預定的住宿飯店來電關切何時抵達,那拍個照吧
橋梁設計由原住民藝術大師撒古流.巴瓦瓦隆設計
採用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琉璃珠為發想,以琉璃珠鑲崁在橋梁兩側、夜間搭配光雕造景
並在吊橋引道上規劃原住民文化的32面故事牌
橋梁兩端各設有一座大型巨石裝置,以番薯芋頭象徵族群融合
另有三地門地磨兒國小與瑪家北葉國小學生的馬賽克藝術創作
哺育之母 和平之珠:該珠子採用百步蛇特有的圖驣
陽光下的雄鷹:象徵天的守護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