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2022 / 1 / 15 、2 / 2
旅遊地:車宿趣@台南鹽水.2022月津港燈節No21、23
月津港燈節
2010年原台南縣政府展現地方文化活力,再現月津港昔日風華
邀請鹽水在地的藝術家禹禹藝術工作室合作,因而開啟第一屆燈節的契機
主要特色是藉由光之美與鹽水風情互襯
將河景、地貌、建築結合製作成奇幻、詩意、飄渺的藝術水岸燈節
參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榮獲展場設計組紅點獎
首度獲此殊榮的燈節品牌,堪稱臺灣文化節慶國際化典範
月津港親水公園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曾是台灣第四大城的鹽水小鎮
2010年開始舉辦月津港燈節,也讓月津港親水公園的名氣大增
這回的徴件燈區的全新企畫:藝方舟
共有8間位於水上的船屋,邀請8組新銳藝術家來展現作品
而我兒子是獲邀的唯一音樂表演者
我們在正式展期前一週前來佈置會場,等待台南文化局驗收
兒子分配到的船屋
浦公英造型的夜燈
兒子正在試音響
2022月津港燈節於1/22盛大登場
每年備受期待的月津港燈節,2021因疫情停辦
歷經一年沉潛後,2022年帶領觀眾走進魔幻璀璨的世界
70組藝術團隊,超過83件藝術作品分布於五大展區:
臺南鹽水月津港、永成戲院、鹽水歷史街區、鹽水車站、新創燈區
以「禮物/PRESENT」作為策展主題,同時具有禮物、現在兩個意涵
對於身處疫情時期的我們,能夠好好活在當下
就是過去兩年來,生活中最深刻的期盼
我們向著明天走去,緊緊擁抱我們的是現在
活在當下,就是一份禮物,給鹽水,也分享給大家
韶光。帆花(徵件燈區#21)
創作者_陳昱榮
韶光:意味著美好的時光
此件作品以其為名,連結過去歷史與現在、未來的美好時光
以帆船的意象進行裝置的抽象性概念發想
在水域中開出一朵盛開的花,如同揚帆的冒險精神
把過去的歷史記憶轉化為光影流變的繁華之地
「帆花」取「繁華」之諧音,以另一種方式承襲鹽水的風華絕代
並祝福月津港生生不息、持續繁榮
藍色水靈菇 • 發現台灣螢光蕈(徵件燈區#2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指導老師_張乃文
創作團隊_邱俊維/協助製作:今日立丘有限公司
雨林中的螢光蕈白天努力地吸收光緣,是為了在黑夜中發光照亮航道
指引人們往前探索的方向,好比在大海中的燈塔
給予人們希望,讓致力於探險的人們不畏懼眼前的黑暗付諸於一切向前邁進
航向無人知曉,從未開拓的未來寶藏之地
窗前明月光(徵件燈區#19)
成大數位智造工坊RACCOON/指導老師_鄭泰昇、沈揚庭
創作者_蕭瑋廷、鄭方哲、許家碩、顏嘉慶、吳怡諄、廖子瑩、謝慈芯
鐵花窗曾經是台灣早期隨處可見的景象
從1950年代左右
人們開始在窗戶前安裝具有圖騰的金屬花窗以防止小偷進入
但鐵花窗很快就不僅僅是一種防盜措施,它們變成另一種日常生活中的藝術
並隨著時間鏡頭調整到現在
花窗早期的防盜功能漸漸移覺成一種「家」的意象
RACCOON數位製造工坊以鐵花窗作為設計的出發點
將鐵花窗的圖騰元素作為此裝置的主體造型單元
透過離散設計的方式將單元排列出引人入勝的視覺效果
並以數位製造的方式翻新傳統鐵花窗的創意和語彙
浮明(徵件燈區#18)
動物信號/指導老師_王俊傑
創作者_何昆瀚 , 周柏慶
人類最初的探索起源於一艘小船與一隻划槳
這一望無際的海平面,那盡頭是未知的持續著…持續著…
人們探尋未知的慾望沒變,亦或將眼眸望向了更未知的太空持續探索著
航海的本質源自於對未知的探索,而此過程將永不歇息
浮明一詞同譯為「日月」亦即沉浮於日月間的往復,不斷循環、永不停歇
作為划槳的意象如有生命般地在水面持續著、重複著划行
無論這趟旅程到達了何處,載浮載沉,世界變化著,我們浮沉著,凝視著未知
怕疫苗(徵件燈區#12)上圖右邊
張程鈞x河合和作
不要怕疫苗,一起phah 疫苗
233 WS(徵件燈區#11)上圖左邊
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指導老師_倪順成
創作團隊_Future Made
233WS,意味著世界233個國家,WS代表台南的地理位置西南方
面對未知的探索及自我追尋的意念與動力
呼應著世界各個角落人們對於夢想的渴望
藉由世界地圖經緯度的交疊,串連著世界233個國家,彼此交集的所在
便是我們發光、發熱的地方,在無線的交集碰撞下
試圖傳遞現實與虛構中帶來的匯聚、交流、與碰撞
羣 A group of sheep(徵件燈區#07)
躺躺製造 SLEEPY DESIGN/指導老師_曾韋翔
創作團隊_吳政諺、李照欽
我們活著不斷的在移動,在移動中不斷的經驗
如同在一艘航行的帆船上,而我們是否忽略了那推動船前進的風?
我們想重新拾取日常的背景,以魚籠作為發想的原型
將看不見的風、流動的水組織成河面上擾動的光景
海上的煙火(徵件燈區#01)上圖右邊
有肩膀工作室/創作團隊_張文堅、黃姿瑜
深海是個陽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
對於無法觸及的世界,人類總是充滿好奇
這次我們想以深海中的「放散蟲」為藍本,幻想自己潛入海洋
找尋那只屬於海中的瑰寶,而牠好像永不滅的煙火,美麗又絢爛
浪之帆 WAVES(徵件燈區#04)上圖左邊
國立成功大學/指導老師_沈揚庭
創作團隊_廖士豪、李默菲、李承儒、王宓琦
蘇禾豐、高有旻、方昱鈞、廖佑群、卓彥宇
人與自然共存的媒介正是透過船隻在對話,光影與霧氣依附在船隻灑落
延伸至海的漣漪宛如黑夜星空的情境,視線模糊或是清晰
被光線吸引著向前航行,黑夜裡發現曲木構成的意象
蜿蜒交織宛如大海與船共存的證明
結構紋理與浪的線條,是人與自然曲線的呼嘯對話
月之美術館
鹽水蜿蜒的河道形成了彎月狀,故得名「月津」
月亮也是月津港燈節每一年的重要元素
藝術家結合在地著名的月津八景詩句「聚波漁火」為主題
並運用如同月亮的燈球與在地居民共同創作
透過剪下各式各樣的船隻,在燈球上呈現過往「聚波漁火」的畫面
讓在地居民一起在月亮上述說屬於鹽水的故事
月亮的故事(藝術燈區#01)
都市藝術工作室
五顏六色的燈光開啟,月津港親水公園一片璀璨亮麗
有如夜之美術館,照耀在河面上,遊客穿梭在河岸旁,充滿著夢幻浪漫氛圍
鏡月-月鏡(藝術燈區#02)
有用主張 UxU Studio
作品發想自月亮,運用簡明的意象,將曲橋轉化為被月與光渲染的場域
進而呼應月津港基地的歷史與文化
曲橋上的圈環,白日為鏡、夜晚為光,在河水倒影及日、夜光的洗禮下
形成多重層次的情景,創造月津港的新河畔景色
拾光(藝術燈區#03)
禹禹藝術工作室 Yu-Yu Art Studio
土地是泥沙跟著水流經年累月的沖刷與堆積,一層層堆疊的水痕蘊藏在地底
啟動了生命的可能,蘊含著百年的過往與千年的記憶
在作品〈拾光〉中,藝術團隊運用竹、木、鐵
在地面上創作一個從地面隆起並被光痕交疊的種子造型
發芽的莖轉換成路徑,讓觀者進入光痕包覆的空間中
在空間移動的路程裡,沿著光取捨出時間的遊走與痕跡
而造型外透過自然材質光影漫射出滿地的餘波
如同土地上生命的運行與交疊和在碰撞之後綻放的點點亮光
伴月 Accompanied by the Moon(藝術燈區#05)
創作者:陳奕彰
純樸的鹽水在月津港燈節期間
仿彿進入另一個超現實的魔幻時空,時間、空間都似乎停住了
一切的幻境皆成了可能,在夜晚呈現不同樣貌
以月亮為主體,搭配高彩度的線條呈現,呈現出旋轉、舞動的奇幻力量
搭配直徑六米的月亮,擬仿水上優雅情境,以「伴月」命名
希望用一種陪伴、伴隨的心境
將2021月津港燈節魔幻時光記憶是帶著微笑與回憶的
也讓來參觀民眾伴著月亮探索、體驗整座魔幻的鹽水小鎮
運用幻象 – 瀑布(藝術燈區#06)上圖最左邊白柱
有用主張 UxU studio
藝術家延續流星燈的系列,以水為題、以光為素材
應用擬真的手法,呈現一座從天而降的瀑布
觀眾的眼睛看見奔流如水的燈光,在認知的錯覺下判斷為瀑布流動的畫面
看似奇幻,實則隱含著多重的思辨
有趣的是,在我們觀賞流動的瀑布(光)的同時
是否真正在意過底下河水的存在?在充滿各種媒體刺激的世界裡
我們是否已習慣運用幻象去看待事物,反而忽略了眼前的真實?
幻象、視像、想像…熟真熟假?我們的心中,相信何者的存在?
魔動時刻(藝術燈區#07)
林建志
在水道蜿蜒的鹽水小鎮裡
如果能從水底召喚出守護月津港的力量,會是什麼呢?
從90年代開始接觸了許多來自日本的卡通
其中最令藝術家印象深刻的就屬「魔動王」了
也是童年中重要的時刻
作品由水面上魔法陣上方出現
運用月津港場域的多重視角,呈現不同的面相
從一側看,先是鹽水八角樓的意象
而從另一側觀看則是喚起他兒時記憶「魔動王」
藉由八角樓與魔動王的結合去共同守護鹽水這個小鎮
期望提供在地特色文化有更多的想像
釣魚小兔 A Fishing Bunny(藝術燈區#08)
創作者:不二良 No2Good
太公釣魚,願者上鈎
釣魚小兔代表著童年的形象
近視的眼鏡是對於沉迷事物所付出的代價
耳朵的繃帶是頑皮叛逆後的傷痕
小兔拿著釣竿,瞪大雙眼盯著魚鈎
竪起耳朵仔細聆聽獵物動靜
即使困難重重,小兔依然堅決地與獵物對峙到底
姜太公垂釣不釣水裡魚兒,而用行動作為誘餌給周國文王
小兔無餌垂釣,亦非想釣水中游物
更意在與每個觀看的心靈產生思考對話
在充滿文化色彩的鹽水月津港邊,用當代藝術的美感與歷史美景對話
縱使環境隨著時間已歷經更迭,但人文與傳統精神終將會流傳下來
堅毅的釣魚小兔安穩沉著的坐落岸邊
而身後淘氣的迎賓小兔猶如你我的赤子之心,用童趣的角度重新探索這個世界
靜謐的月津港讓人有著懷舊的心情,藝術家透過此件作品詮釋靜中有動
也期盼透過作品呈現當代藝術與歷史文化交融的新舊之美
水月橋
運用幻象-裂縫(藝術燈區#10)
有用主張 UxU Studio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Leonard Cohen 萬物皆有裂縫,方能讓光透進.......李歐納・科恩
世上的一切,從來是不完美,我們不能將目光止於眼前
有時,裂縫的缺口反而是光照射進來的機會
現在的困境可能是未來的轉機,勇於突破生命中的缺口,才會找到新的出口
運用幻象–裂縫,利用坊間常見的流星燈,透過排列模擬出水流動的樣貌
緩緩流動的燈光,形成了水流動的畫面,這些光擬態的水
全流向一個巨大未知的裂縫,畫面看似詩意,實則隱含著多重的思辨
半影 Penumbra(藝術燈區#17)
創作者:郭奕臣 Kuo I-Chen
邁入第十年的月津港燈節,透過月津港河面的倒影
將半影倒映在河面上如同記憶因空缺而顯得更完整
光因黑暗而顯得閃耀,記憶因時光而顯得深刻
月光紛飛 Flying Moonlight(藝術燈區#18)
禹禹藝術工作室 Yu-Yu Art Studio
鹽水因臨「倒風內海」而自然形成 了一處內海的港灣,其港灣像月亮一樣
因而有了月津、月港之稱,鹽水就像 是一處被月亮環繞的城鎮一般
月津港的水流串起了過往居民的 記憶
水的漣漪圈起了這些年的相遇,圈起了那些年的相知、相約
更是串起了所有時光,一年一年的累積堆砌向上
水面也映照出段浪漫、魔幻的光影和沉積月津港裡所有的美好時光
菱田裡。波光間(藝術燈區#19)
凡京設計 Vagin Design
重拾「月津港」舊時菱田風情,採收紅菱的船筏
逐水波光影而行,浮葉生動,簇擁成團團碧綠
場景浮現,解構過往樣貌重新再造
營造現代感十足,層疊錯落、奇幻的菱田景緻
晚風輕拂著葉,伴光隨影呼吸,舊念竟譜成一曲,田間此起彼落
船筏已是記憶的載體,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
不忘這片土地,曾帶給我們富足的生活榮景
斜影(藝術燈區#25)
至理名言 Axiom(藝術燈區#26)
kit webster
科學定義邊界,而藝術揭示其中的無限現實
Axiom由超過700,000個LED矩陣雕刻而成,裝置以三個對稱對齊的拱門構成
呈現出一系列動畫,這些動畫體現並包裹著其表面和輪廓
同時通過深度效果和人造數字陰影的錯覺凝視其虛擬體積
隨著這些視聽安排在整個作品中逐漸展開
人們探索,解剖並重新發明了光,聲,空間和時間的對稱性
多種合成和舞蹈技術的扭曲說明了對實質性的解構
目的是以一種替代的方式對其進行重建,直接剖析時空
月津港燈節:2022年1月22日至2月28日
展區|臺南鹽水月津港、永成戲院、鹽水歷史街區、鹽水車站、新創燈區
鹽水車站:與糖廠密不可分,目前已轉型為鹽水休憩觀光景點
保留早期老建築、舊有的軍方糧倉,可漫遊小鎮過往的風華
台糖小火車
噪軌 tsáu kuè(車站燈區#02)
藝外創意有限公司 & 當若科技藝術
以空間、燈光、聲響、煙霧所組成,將歷史悠久的鹽水車站倉庫
轉化為垂直軌道穿梭的場域,觀賞者在其中,進行一場屬於鹽水的「聲響式旅行」
列車經過的軌道噪音、鹽水的蜂炮、月津港的波光
在光與聲響的共演當中,不斷地往返、交錯、重組
展現在地豐沛的人文及自然、水域與山林的生命力,也感受到過往的糖鐵旅運榮景
鹽水橋南老街
走進橋南老街會聽見熟悉的聲響
是老街上泉利打鐵舖百年以來每天在規律時刻傳出的聲響
曾是鹽水第一條街道的的橋南老街,在月津港淤積之後逐漸沒落
幾百年前商賈雲集,港運繁忙的噪雜已然不見
只剩下整排的老街屋延續著當年的故事
而每年月津港燈節是橋南老街周邊最熱鬧的時期
華麗的燈飾從公園一直延伸到整條橋南老街,非常具有春節年味
打鐵老舖
糖葫蘆
水龜伯豆花
紅豆豆花(已經被先生攪花了)
鹽水意麵、小菜
豬頭飯
鹽水豆簽羮(上圖右邊)、臭豆腐(上圖左邊)
銀鋒冰果室(紅豆牛奶冰、西瓜檸檬汁)
八角樓:建於1847年的豪宅大院
經營糖商致富的葉家特聘請唐山師傅來台建造
建材全都是由中國渡海而來的福州杉與磚石
乙未戰爭爆發,日軍登陸之後
伏見宮貞愛親王將八角樓作為下榻處與指揮所
庭院內因而有「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之石碑
當日不開放參觀
熒熒微光(巷弄燈區#04)
創作及統籌規劃:程筑鈺
漢.秦嘉〈贈婦詩〉:「飄飄帷帳,熒熒華燭。」熒熒,光豔閃動的樣子
熒熒微光融合鹽水八角樓的幾個重要建築特色於作品中
如八角形體的結構、典雅木質窗花、與樓廳內祭祀祖先用的頂、下桌
經典木工手法『茄苳入石榴』的雙材質特色來構成作品『面』的表現
希望透過熒熒光影,映照出八角樓的百年風華與優雅
月之流域 (巷弄燈區#05)
森屾創作
連成巷細窄且狹長,行走於巷中時
小巷與兩側民房建構出的空間氛圍猶如小縱谷般的將人們包覆其中
我們希望延續月山作品的創作理念,將漂浮的水引進巷中
蜿蜒的流水漂浮在這縱谷之中,當民眾漫步於此時
彷彿走進一處特殊的空間領域
在這領域中你會發現水在空中飄,魚在空中游
邀請各位與我們一同沉浸於這屬於鹽水的月之流域
點亮‧平安(巷弄燈區#06)
禹禹藝術工作室X王爺廟X居民共創
王爺廟巷位在王爺廟所守護的「境」內
在這個疫情影響台灣的非常時期
運用廟宇會以燈籠吊掛範圍標示出所管轄的「境」的習俗
期望在活動期間以每日點亮平安燈籠的概念
象徵祈求平安度過疫情
亦有王爺廟守護王爺廟「境」內的雙重意涵
兔大叔帶路(巷弄燈區#18)
禹禹藝術工作室
尋找隱身於老街巷弄中的10隻兔大叔,一起拍著照
跟隨他的腳步,讓兔大叔帶你一起漫步鹽水吧!Let’s go!
金賺吉(巷弄燈區#09)
大橋頭藝術工作室
作品取材自早期一銀巷、金銀巷之名,透過動態燈光效果的設計
漫射於現代建材與特殊的紅磚、屋瓦結構,呈現豐慶吉利的寓意
造型上以「金」、「紅磚」進行延伸思考
擷取如錢幣的圓形、元寶的幾何造型、傳統窗框磚飾的造型,帶出「福吉」之感
月之方舟(巷弄燈區#011)
陳建智
鑑故今之的真實體現,交織於文明人造物中
某些無以名之的能量,靜待被發覺與共鳴
家(巷弄燈區#10)
禹禹藝術工作室X居民共創
邀請鹽水在地居民共同創作,透過創作的過程
喚起居民反思自身與家之間的關係
微縮人與家與家鄉之間,對生活和家的情感記憶與連結
並藉由一間一間的小屋呈現每個人與家的內心風景,當民眾參觀作品時
如同經過一處處的家,望進窗戶閱讀每戶居民的生命故事
永成戲院:在1945年開張成立
但其前身並非戲院,而是黃直先生經營的「永成碾米廠」
日治時期,黃家的碾米廠,因與日本政府長期合作的關係
累積廣大的官商人脈,生意相當興隆,二戰爆發後,碾米廠也受波及
日人撤出台灣後,受到重創的碾米廠風光不再
黃直先生便將其改建為戲院,也就是永成戲院由來
變身戲院後成了鹽水一帶政商名流的聚集處,除放映電影之外
有時也請戲團前來演出,在當時可說是鹽水一帶最具規模的戲院
但隨著時代變遷,永成戲院在2000年歇業
後來由台南市政府耗資千萬重新整修
裡面保留戲院當時播放的布簾、檜木長座椅、老電影放映機
戲院裡還有與拍電影相關器具、古老的影片膠帶、影歌星的簽名
目前除了播放電影也可當成演歌仔戲、布袋戲的戲場
館外也有與電影相關的藝術裝置,來鹽水不可錯過.....(台南旅遊網)
魚鱗巷
鱗鱗(巷弄燈區#12)
鱗鱗,形容雲層或水波的形狀,像魚鱗層層般排列
鱗鱗依靠機械甩動鱗狀金屬片的動態使其呈現自然的晃動樣貌
仿若生命輕柔的顫動與漸弱,小巷環境光影的晃動與漸熄
溯往過去的歷史,帶著生命力的擺盪,洄游過去至此時此刻,生生不息
農曆年假期,我們特地再來觀看兒子的演出
小視野觀察家 Mini Observer(徵件燈區#22)
地球孕育萬物,無論有沒有生命都互相依賴影響著彼此,共生共存
人類憑藉著高度智慧,有了文明,開始農耕畜牧,開發工業,進入數位時代
不斷的拓展生活領土,當生活環境不再廣闊而越來越擁擠
所有生物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人類為了私慾
開始不友善的對待這個共有的大環境
慾望就像是一個見不到底的黑洞,為了填補滿足慾望的黑洞便不斷的索求
滿足一個慾望之後便想要更多更好,於是慾望越來越大
填補慾望的填充物就需要更多更多,共有的生存之地大部分被人類佔據了
失去了共生共存的平衡點
整個環境、氣候、生態皆出現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化並產生亂象
當人類高高在上的享受著金字塔頂端的榮耀
卻忽視了自身也是這大環境的一小部分,過度濫用到最後仍然是自取滅亡
時。旅GOOD(徵件燈區#23)
南臺科技大學/ 指導老師_程筑鈺
創作者_陳怡安、陶又瑄、周正杰、嚴品佳、彭禧薷、余文哲、王艷
月津港的生活軌跡,你認識趣味姑嗎
透過在地人李榮昌大哥的導覽,深入採集與探詢鹽水在地商行
把鹽水的生活打包封存到真空袋中
你看到了這城市的風華與人味了嗎?
月光漫步 (徵件燈區#24)
指導老師_邱政倫/創作者_薛佳瑋
在曬滿月光的水月橋上散步,風和月暖,一個被月光溫柔包圍的美麗小鎮
舊地圖上的鹽水,如被一個月亮包圍著,故舊名為『月津港』
此次以月為主題,想和你們一起分享這份溫柔的月光
音樂bartender!(徵件燈區#25)
創作者_陳彥伯(小提琴演奏)
酒吧,是一種多種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的一種地方
音樂bartender! 希望藉由多種曲風(古典/華語流行/爵士/動漫)
像是調酒的方式,融合各種音樂,給予觀眾不同音樂氛圍的音樂饗宴
船屋內的布置
鹽水瀾(徵件燈區#26)
創作者_王玫棋
分別以鹽、水、瀾作為題材
以明信片上的古月津八景,呈現屬於鹽水的地方特色
鹽水港的取名,正是因為早期倒風內海的緣故,所以港內有鹹水,而得名
港口屬於往返之地,來來往往的人們,就有如海上的浪一般
一波波的湧來,也一波波的退去
如何形容這些浪花的壯闊、美麗,便是瀾最為合適
美麗又才華洋溢的琪琪
漫步月球 Destination Moon(徵件燈區#27)
創作者_林家弘
21世紀全球強國競逐於發展太空計畫,以利於新世代的太空殖民契機
對於人類旅遊於星際之間,莫過於SpaceX的星際航太客艙計畫
對照1969年登入月球的紀錄畫面,充滿矛盾與不合理性
縱使如此,長達半世紀的星際探險,也將於近期展露新的進展
作品Destination Moon即是以夢想船屋為想像,航向無邊際的夢想
兒子在月津港燈節其間的駐點表演,受到好評與掌聲.....
謝謝曾在現場聆聽的愛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