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10 / 18
湖心亭
1908年建於台中公園池中的湖心亭,為雙併式頂涼亭,內為同一平台構造水上建物
屋頂尖端以四脊圓弧交叉為頂高設計之造型,並以45度 旋轉正方體建構而成
日治時代興建的台灣縱貫鐵路於該年四月完工在中部一帶會合
於該年十月在台中公園舉辦全線通車典禮,邀請日本載仁親王前來主持
為了迎接親王的到來,台灣總督府特別在台中公園臨時興建一座「御休憩所」
由於造型優美而得以永久保留,這就是湖心亭的由來
根據考證,最初湖心亭的屋頂為方便施作的石綿瓦
在日治時期被指定為永久紀念物後,才改為金屬屋瓦
光復後的屋頂歷經多次修建,在1985年(民國74年)修繕時表面才漆以紅色油漆
最後經過古蹟修復委員會討論後,決定將湖心亭的屋頂恢復至日治時期的銅瓦
最初是作為日本皇族休憩所的湖心亭,門禁森嚴,一般民眾根本無法靠近
直到1914年才開放給市民參觀,湖心亭才開始在台中人的心中生根
在民風純樸、觀念保守的30-60年代裡,台中公園往往是戀人最佳的約會場所
日月湖中,一對對情侶或划著小船圍繞湖心亭談情說愛
或牽手沿湖散步,也是許多人成長過程的浪漫回憶之一
當年,談著遠距離的戀情時,另一伴初次來台中,我們也是到此湖划著小船
中正橋:橋身為紅磚瓦色,帶有古樸的味道
湖心亭,現在的屋頂不再是紅色,恢復成銅瓦時期的模樣
身為台灣八景之一的湖心亭,在1999年4月17日,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
其範圍包括了涼亭及鄰近的中山橋在內
中山橋:連接園區到湖心島的橋樑之一,漆成紅色的木造橋,很有京都的氛圍
這個小女娃,一手牽著爺爺一手拉著奶奶,好幸福
幾天前,老同學傳了一篇文,在此與四、五級生分享
唉!尷尬的年齡
談愛情已老、談死又太早
和年輕人一起談經歷太幼稚
和老年人一起談故事又太小
閒在家無聊、出去瘋怕吵
任性說你耍個性
沉默說你裝孤僻
時尚說你妖,樸素說你老
覺得生活累了,剛想消極下
回頭一看,上有老、下有小
不努力賺錢,死都死不了
~ 致2015年繼續奮鬥的4、5年級生
湖心亭旁的水舞也正在舞蹈著,增添了一份唯美浪漫的氛圍
我坐在對岸的觀景台上,靜靜地欣賞,細細地回味,屬於我年輕時的美好記憶
夜色下的中山橋,湖面倒映橋身的景色相當的優美迷幻
湖中央的湖心亭、湖面搖曳的船身,是我難忘之地
台中公園
台中市北區公園路3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