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2020 / 11 / 7
旅遊地:2020草嶺古道芒花季登場
參加某戶外登山社的草嶺古道芒花季一日登山活動
清晨5:30於台中國美館集合上車
2020草嶺古道芒花季:將於11月7日至11月29日登場
百年歷史的古道風景,襯以大片白芒花隨風搖曳
登上埡口,遠眺佇立在海中央的龜山島
再到大里天公廟祈求平安,完成健康又舒心的古道之旅
車行北海岸,驚見彩虹隨行
彩虹下的龜山島
陰陽海
來到貢寮休息停車場
遠望金瓜石山城
十三層遺址:曾為金瓜石一帶最大的選礦場所
考量礦石的採掘活動與礦脈分佈,於是將建築依山而建
在礦業落沒並關廠後因其外觀特色而成為不少MV之拍攝取景地
也被稱為礦山上的布達拉宮、台版天空之城
草嶺古道是先民開闢淡蘭古道的其中一段,目前最為人知且聲名遠播
由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
全長8.5公里,途經新北市及宜蘭縣交界的草嶺
全程路線
【福隆遊客中心】→2.8km【遠望坑親水公園】→【草嶺古道】入口
→2km【雄鎮蠻煙碑】→0.7km【休憩亭】休息吃便當→0.5km【虎字碑】
→0.13km【埡口觀景亭】→0.7km【護管所】喝茶→【草嶺古道】出口
→1.8km【大里天公廟】祈福吃平安粥→【大里遊客中心】上車
杜虹(台灣紫珠)
有保護色的昆蟲與葉片
遠望坑親水公園
四面環山,清澈的溪水蜿蜒,阡陌梯田、自然生態池、小橋涼亭、木棧道....
綠意蓊蓊景色伴隨鳥語輕鳴、潺潺流水,構成一幅樸實的自然田園景色
跌死馬橋:過橋後,路面開始變陡,階梯也逐漸增多
拿出登山前領隊發的福隆便當,兩人先共食一份,米飯香Q、肉也多多
雄鎮蠻煙碑:位於古道半山腰、海拔約240公尺處
相傳是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劉明燈北巡噶瑪蘭
行至山腰之際大霧彌漫方向難辨,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
故就地題下「雄鎮蠻煙」四大字摩崖刻勒在石碑上,藉以鎮壓山魔
雄鎮蠻煙四字雄渾豪邁勇而有力,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從雄鎮蠻煙碑再往前走15分鐘,樹林漸漸消失,主要植被由喬木類轉變成灌木
雨霧中,草嶺古道的芒草也有另類的美感
虎字碑:以草書所勒的「虎」字碑
在海拔約330公尺、接近嶺頂隘口處山徑步道旁約4公尺處的石塊上
上款落有「同治六年冬」,下款為「臺鎮使者劉明燈書」
相傳當時劉明燈出巡噶瑪蘭,路經該處被風暴所阻
故取「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之意
而以芒花為筆,就地揮毫題下「虎」字勒碑鎮風
過了「虎字碑」,一眼望去,都是半人高的芒草,正如其名草嶺
山坡盡是隨風搖曳的芒花,彷彿一波波的白浪花在山間翻騰(轉載圖片)
埡口:埡(音同「物」字)口
位於兩山交會點,為自然形成的凹地,也就是地理學上所稱的「鞍部」
由於面迎台灣北部強大的東北季風,加上雪山山脈高山阻擋
季風沿著山谷湧升,使風勢增強、終年不息
附近只有低矮的芒草及地被植物生長
轉載圖片
古道最高點的觀景亭,可遠望福隆海水浴場、貢寮卯澳...
可惜,今日霧鎖,無法看到讓人讚嘆不已的景緻
可遠眺龜山島海景,為草嶺古道中途休憩、攝影的熱門景點
兩旁的芒草,被雨淋濕,白霧壟罩,顯現不出它的美麗
轉載圖片
再往前走的步道石階上,可以看見隔海相望的龜山島
護管所:原為林地護管所,興建於1970年
防護森林發生火災、盜伐、濫墾之情事,為山區管理使用的林地護管所
1990年因古道遊客大增,才改建為旅遊解說服務站與餐點飲料販售站
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遊客需求(遊客太多,無拍攝)
大里天公廟:
背倚草嶺山,面向湛藍太平洋,遠可眺望載浮海面的龜山島
地理環境幽美、廟宇建築莊嚴、氣勢磅礡,目前部份施工中
芒草季活動期間例假日,將免費提供平安粥,讓民眾補充體力又保平安
大里遊客中心:
芒草季時,有小型市集販售在地農產品、有機食品、特色小吃....
草嶺古道芒草季正登場,一起來健行登山賞芒花
踏上跨越兩百年歷史的古道,典藏古道秋芒的迷人風采記憶....(轉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