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 6 / 19
永恆的城市~羅馬Roma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羅馬帝國的首都、天主教的發源地
兩千多年以來,歷史將羅馬點綴出與眾不同的氣質
不論是藝術、宗教、建築等文化,都有著出類拔 萃的表現
就像是一個文化大寶藏一樣
不但替歷史留下見證,更讓後代世人見識這偉大的文化遺產
今日展開羅馬市區一日古蹟懷舊朝聖之旅
離開鬥獸場之後,跟著導遊的腳步,徒步穿越古羅馬市集
古羅馬廣場它是古羅馬時代的城市中心,包括一些羅馬最古老與最重要的建築
上:維托里亞諾
用以紀念統一義大利的第一位國王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
由朱塞佩·薩科尼(Giuseppe Sacconi)設計於1895年
雕塑由全義大利的雕塑家雕刻1911年開工,完成於1935年
設有宏偉的階梯,高大的科林斯圓柱,噴泉,巨大的埃馬努埃萊二世騎馬雕像
和兩尊雙輪戰車上的女神維多利亞雕像,這座建築寬135米,高70米
如果包括雙輪戰車和維多利亞,高度達到81米
建築的底層設有義大利統一博物館
特萊維噴泉*也是遊客必到之所
也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高25.9公尺,寬19.8公尺
特萊維噴泉也是羅馬市著名的景點,遊客通常會在此地許願
傳說旅人如果從背後將一枚錢幣投入噴泉中,就可再度返回羅馬
根據電影《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的劇情
據說如果人們投擲兩枚錢幣在特萊維噴泉的話,將會遇到新的愛情故事
如果投擲三枚錢幣的話,則至少會結婚或離婚
每天大約有3,000歐元的錢幣投進特萊維噴泉
這筆錢會用作冿貼羅馬一間做窮人生意的超級市場
萬神廟(Pantheon)又譯萬神殿,位於今義大利羅馬,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
後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羅馬時期重要的建築成就之一
萬神廟的結構簡潔明了,主體呈圓形
頂部覆蓋著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
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於採光
這個洞也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點
光線從頂部泄下,並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
給予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十分適合宗教建築的本性
穹頂內部還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
因此更加襯托出穹頂的巨大,並給人以一種向上的感覺
萬神廟整幢建築都用混凝土澆灌而成
但是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用混凝土澆灌出如此巨大的穹頂依然是一個奇蹟
如果用今天的混凝土,必然難以澆灌出這麼大的一個穹頂
因為混凝土的張力將無法使它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坍塌
人們後來得知,古羅馬人當時使用的混凝土是來自那波利附近的天然火山灰
再混入凝灰岩等多種骨料
然後在建造穹頂時,將比較重的骨料用在基座
然後逐漸選用比較輕的骨料向上,到頂部時只使用浮石混雜多孔火山岩
另外,穹頂的厚度也逐漸削薄,從穹頂根部的5.9米一直減少到頂部的僅1.5米
★萬神殿 連米開朗期羅也說「是由天使建造」的
左上: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原是公元1世紀古羅馬圖密善競技場
15世紀末闢為市場,納沃納廣場以巴洛克藝術著稱
右中:濟安·貝尼尼設計了廣場中間著名的四河噴泉(1651年)
位在羅馬「萬神殿」附近的「金杯咖啡館 Tazza d'oro」
是來義大利絕不能錯過的咖啡廳
沒拍照,只帶回咖啡豆
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位於納沃納廣場的北端
西班牙廣場
廣場及台階永遠是遊人如織
它曾經出現在電影《羅馬假期》的場景中
登上台階上的聖三一教堂,將 可俯瞰美麗的街景
山上天主聖三教堂(Trinità dei Monti,由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所資助建造)
就位在與西班牙廣場相接的西班牙階梯頂端
映入眼簾的羅馬,多為巴洛克式的建築物
所以羅馬又稱為「巴洛克都市」
而其最大特色是到處有噴水池和廣場
左上:破船噴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是義大利羅馬的一個淡水噴泉
晚餐後前往機場搭機至巴黎